家庭养猪,不可一禁了之!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3日 阅读次数:811
近年来,各地相继掀起环保风暴,治理整顿农村生猪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地方出台了严格的限养和禁养规定,家庭养猪也被一些地方列入禁止之列。比如,前不久,浙江省义乌市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透露,今年,该市在上溪镇推行生猪托养模式试点,禁止农户家庭养猪,试点结束并全面推广后,将在全市范围内叫停家庭养猪模式。
禁止家庭养猪,看似整顿很彻底,还彰显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但笔者以为,不管范围大小,这种一刀切的办法有点走极端,最终也可能得不偿失。
诚然,一些家庭养殖户不重视环境保护,没有治污设施和措施,其养殖产生的废污屡屡造成环境污染,又不配合或无力整改,对他们实行关停转,并无不当,村民们会叫好,养殖户本人也无话可说。但熟悉南方农村的人都知道,不少农户散居村落,一年喂养几头生猪,产生的废污十分有限,且可以消化;有一些散养户建有沼气池等设施,即使所产废污稍多一些,也能自行处理,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今一刀切地将他们也纳入禁养之列,显然不公平。
一刀切地禁止家庭养猪,还有可能伤害到小农经济和农家生活。现在农村虽然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但低龄老年人在家务农、休闲的仍然不少,他们往往会喂上几头猪,消化自产的多余的粮食和蔬菜,所产的粪便用来做农家肥,到了年末,他们将肥猪宰杀制成腊肉,作为礼品或供自家慢慢享用。中国祖祖辈辈的农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如果禁止家庭养猪,延续了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和小农生活必将难以为继,日渐稀薄的乡愁将会雪上加霜。
据报道,义乌市之所以要叫停家庭养殖模式,改为大规模集中养殖,除了出于环保的考虑,另外一点是为了提高生猪的质量。其实这样做未必能如愿。笔者前不久采访了一家大型养猪场,与义乌做法相反的是,他们改集中养殖为分散养殖——将猪崽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户,让他们采用自产的青饲料和粮食进行喂养,生猪育肥后,由农场按事先商定的价格回收,双方获益。猪场的老板告诉笔者,这种喂养方式更能保证猪肉的品质和口感,而由于人工成本高等原因,大型养殖场往往采用精饲料喂养,其猪肉品质无法与家庭养殖的生猪相比。
义乌市属于工商业发达的东部地区,转移农村人口能力比中西部强,当地农民增收渠道也比中西部的农民多,因此,叫停家庭养猪模式,也许不会产生较大的振荡和反弹。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不同,家庭养猪模式既然在广大农村长期地且普遍存在,就必定有其合理性和其他模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多考虑农户的利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引导和帮助养猪农户实施环保措施,切不可因为管控难度大而一禁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