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nba买球·(中国)官方网站

2016年猪场疫情分析及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9日 阅读次数:916

    对于2016年猪场疫情的防控来讲,要继续做好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猪圆环病毒Ⅱ型等常见疫病的防控,同时做好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常见细菌病的防控。要密切关注其疫病的流行动态,加强对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保障,做好对猪群的疫苗免疫和保健工作,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定期监测其母源抗体,制定合理的疫苗首免日龄,据猪群的具体情况调整和优化其疫苗的免疫程序。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

  1.1 2015年蓝耳病的发病情况

  总体而言,2015年,猪蓝耳病发病有增多趋势,给猪场的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猪场经济损失巨大。

  1.2血清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其样本总阳性率为83.26;猪场平均阳性率在68%~95%之间;血清样本阳性猪场血样100%;抗体检测S/P大于2.5(警戒线)的占26.85%。检测结果表明,猪场蓝耳病疫苗免疫或野毒感染十分普遍。

  1.3病料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Nsp21594~1680变异株检出率较高。母猪流产现象增多: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发病猪群因继发细菌性疾病,死淘率增高。警惕类NADC30毒株已经存在,值得关注。

  1.4 2016年蓝耳病发病趋势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复杂,高致病性毒株依然存在,减毒活疫苗在猪场会演变成强毒株;警惕类NADC30毒株将传入、扩散。因此,PRRSV仍然是猪场所面临的主要疫病,其临床复杂性值得持久关注。

  1.5蓝耳病防控对策

  由于不同猪场生产管理条件和养殖方式的差异很大,生物安全体系缺失或不完善,种猪交易频繁,检疫不严格,这些都会造成PRRSV传播广泛。一旦新毒株传入猪场,就会造成猪群的不稳定,引起临床发病,主要表现为母猪群的散发性流产等繁殖障碍以及生长猪群的呼吸道疾病。种猪群带毒和亚临床感染,会造成PRRSV在猪场持续循环和传播,成为生长猪群的传染来源。

  生物安全方面要尤为关注,要严格实施引种监测,防止各种PRRSV新毒株侵袭猪场。在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方面,要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和全进全出制度,清除PRRSV污染,降低病毒在猪群间的传播风险;要开展公猪精液检测,建立阴性公猪群;引种前,最好进行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防止引入PRRSV感染和带毒的种猪;要严格人员进出制度,出入人员淋浴和更换工作服,对运输工具、工作靴服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切断PRRSV的间接传播途径;

  发病严重的猪场可采用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控制呼吸道炎症,如板蓝根与替米考星连续使用1~2周,病情可有效缓解;要定期监测PRRSV抗体,评价猪群健康状况。

  2、猪瘟

  2.1 2015年猪瘟发病情况

  2015年,猪瘟总体而言相对平稳,但有的地区猪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呈现高死亡率(30%以上),可能与猪瘟疫苗质量或免疫程序不合理有关。

  2.2血清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其检测样本的总阳性率为81%;抗体平均阳性在70%~95%之间;抗体阳性率≥90%的猪场占13.52%;阳性率≥80%的猪场占44.36%;阳性率≥50%但低于80%的猪场占53.64%;极少数猪场(2%)的阳性率低于50%;抗体阻断率大于50%具有保护力的比例为68.34%。监测数据表明,部分猪场的猪瘟疫苗免疫并不十分理想,抗体阳性率低于80%的猪场发生非典型猪瘟和出现猪瘟临床病例的风险很高。此外,猪瘟疫苗免疫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应该达到90%以上。

  2.3 2016年猪瘟流行趋势

  目前,选择NS5B基因的490个核苷酸和E2基因5'端的190个核苷酸区段对猪瘟病毒(CSFV)进行分型最为准确。猪瘟病毒(CSFV)可分为3个基因型和11个基因亚型,即1.1、1.2、1.3、1.4,2.1、2.2、2.3,3.1、3.2、3.3和3.4亚型,其中2.1亚型又可分为2.1a、2.1b、2.1c和2.1d。这当中1.4、2.1c和2.1d是近年新出现的亚型。近些年分离到的毒株包括1.1、2.1和2.2亚型,其中2.1亚型占了绝大部分,表明该型毒株仍然占据我国流行毒株的主导地位,同时发现我国的流行毒株向远离疫苗株的方向演变。我国流行的2群病毒与欧洲流行的2群病毒在遗传上有亲缘关系。推测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从欧盟国家引进猪种,而该地区可能存在有CSF流行。

  2.4猪瘟的防控策略

  目前很多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猪瘟的防控还是应该高度重视。由于猪瘟疫苗质量或免疫程序不合理,造成猪瘟发生还是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哺乳和保育阶段发生猪瘟的几率还会很高。对于猪瘟的防控策略,同样应该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应该高度重视猪瘟的免疫控制,选择高质量的猪瘟疫苗,定期监测其母源抗体,制定合理的猪瘟疫苗首免的日龄,调整和优化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同时通过定期监测猪群的抗体水平,评价其免疫水平。

  3、猪伪狂犬病

  3.1 2015年猪伪狂犬病的发病情况

  2015年,仍有部分猪场受到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的感染,但疫情趋于缓和平稳。有的猪场,猪群感染可出现临床发病如妊娠母猪流产、仔猪死亡,也有的猪场种猪群感染但不表现出繁殖障碍等临床症状。

  3.2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结果

  其检测样本的平均阳性率为51.2%,gE抗体阳性猪场占80.3%,gE抗体阴性猪场占19.7%。在阳性猪场中,22.5%猪场的gE抗体阳性率大于80%;34.4%猪场的gE抗体阳性率在50%~80%之间;43.1%猪场低于50%。与前两年相比,猪场gE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3.3 2016年猪伪狂犬病流行趋势

  近年来,猪场比较重视猪伪狂犬病的疫苗免疫,由伪狂犬病毒新毒株引起的疫情进一步平稳,但是有些猪场免疫不到位,仍然不排除受到该毒株感染的可能。在感染种猪场,伴随种猪的更替和强化伪狂犬病的净化,种猪群gE抗体阳性率会进一步下降。要定期监测其gB和gE抗体水平,评价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的状况。

  4、猪流行性腹泻(PED)

  4.1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情况

  猪流行性腹泻形势依然严峻,危害严重,部分猪场损失巨大。有的猪场呈现全年发病的现象。PEDV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可达100%,尤其以哺乳仔猪严重。在产房内常常伴随有一窝仔猪相继发病,很快波及全舍的现象。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经发病猪的粪便排出;猪场中的车辆、工具、饲养员的鞋服都有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目前猪流行性腹泻(PED)很少存在单独发生的状况,通过检测可以发现PEDV常常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但是其临床表现典型的猪流行性腹泻(PED)症状。近些年来,出现的PEDV变异毒株可以导致仔猪出生后第2天就出现典型腹泻症状,对仔猪的致死率可以达到100%。

  猪流行性腹泻(PED)最明显的症状在于其患病猪的粪便稀薄如水,呈现灰黄色或灰色,而且猪流行性腹泻(PED)会导致其脱水,并伴有呕吐症状。仅有少数病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对于患病猪群来讲,其日龄越小,临床症状越严重。7日龄内的仔猪腹泻3~4天即可脱水死亡,病死率有时高达100%,面对此类病例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进行防控。此外,还需要注意日龄稍大的哺乳仔猪提前断奶,有时可能会使病情得到控制。

  4.2 2016年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趋势

  猪流行性腹泻在部分猪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现有疫苗并不能提供充分的免疫保护效果。

  4.3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策略

  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是其预防环节必不可少的措施,要做到全面控制猪流行性腹泻(PED)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生物安全措施。要做好母猪的预防注射,使哺乳仔猪从初乳中获得高水平的PEDV母源抗体;要做好母猪产前的保健工作,减少母猪排菌排毒;要强化对仔猪的免疫;

  在发生流行性腹泻时要依据具体的情况积极进行治疗;适当的进行返饲,同时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的保障。

  5、口蹄疫

  2015年,猪O型口蹄疫的发病相对而言比较平稳,以散发为主。

  6、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

  猪圆环病毒Ⅱ型依然是猪场的常在病原。虽然多数猪场应用疫苗进行免疫,但猪圆环Ⅱ型感染仍然很高。采用PCR方法对送检组织样本进行猪圆环病毒检测,检出率在95%以上。

  7、细菌性疾病

  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胸膜肺炎仍然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较大。近期,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仍然是猪场常见的、控制难度较大的细菌性疾病。

  8、其他细菌性疾病

  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分离率很高,但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细菌的耐药性较强。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的危害会逐步显现,这也许会是今后非常难对付的问题。

X